专长领域
联系我们
- 姓名:刘珊珊
- 手机:13868409035
- 邮箱:lsslawyer@126.com
- 证号:13303201311512108
- 律所:浙江海昌律师事务所
- 地址:温州市锦江路458号深蓝大厦八楼、九楼 浙江海昌律师事务所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刑事辩护>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怎么处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怎么处罚?
来源:温州刑事律师 网址:http://www.wzxsvip.com/ 时间:2022-06-16 14:06:42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实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从而构成犯罪。那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怎么处罚?接下来由小编为您解析这一相关方面问题,如果您还有什么其他问题的话,欢迎到本站相关专业的律师进行专业领域的问题解析。
一、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吗会被判多久
1、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会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能不能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如何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1、准确理解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关键在于首先要坚持该罪的行为主体的不特定性和危害金融秩序的具体性的统一。
2、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2)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3)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4)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案例:
犯案延绵十余年 涉案标的超千万元
2008年9月至2019年2月期间,被告人王某金在长乐区江田镇吸收周边乡镇不特定人员成立15班民间互助会,后期因故无力经营倒会后逃匿,造成其中29名参会会员经济损失共计15651420元。后被告人王某金被公安机关抓获。
经审理,被告人王某因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同时追缴犯罪所得。
案例2
会员超500人 涉案标的近四千万元
2014年3月至2019年4月期间,被告人林某仙先后在长乐区潭头镇一带组织了4班民间互助会,四班互助会分别了吸收了182名、144名、106名、167名会员。至倒会时四班民间互助会全部会员已标会款(含会首款)总金额为人民币39702760元,四班会全部未标会员已加会款(含会首款)总金额为人民币5502830元,其中报案的54名参会会员损失共计3938960元。
经审理,被告人林某仙因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同时追缴犯罪所得。
案例3
姐妹共同涉罪 造成经济损失超七千万元
2014年11月以来,被告人朱某华在吴航街道立新巷附近吸收周边社区、乡镇不特定人员成立十七班民间互助会进行经营(每班会的参会会员均有一百多名),后期因故无力经营倒会后于2020年11月逃匿,后被群众扭送至公安局,其给众多参会会员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7327.624万元(报案参会会员达325名)。被告人朱某芬长期协助其姐姐被告人朱某华组织民间互助会,介绍不特定人员参与了其中的部分民间互助会,实施分发会单、收取会首款、会款、组织现场标会等协助行为。
经审理,被告人朱某华因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并处罚金;被告人朱某芬因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同时追缴两被告人犯罪所得。
从上述内容可以知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如果有什么问题,您可以找相关律师帮忙处理,以上就是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